俄打响“反侵略”前夕,普京签下总统令,对中国只提了一个要求
在联合国大会上,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打破了多年来俄西方之间的遮掩,直言“北约和欧盟已经对俄罗斯发动了真正的战争”。与此同时,普京也签署命令,从10月1日至12月31日征召13.5万名新兵,他们将被编入武装力量及各类军事机构。
几乎在同一时间,华盛顿正在酝酿向乌克兰提供“战斧”巡航导弹的计划,而且资金由欧洲国家承担。对此,拉夫罗夫强烈警告,欧洲距离第三次世界大战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近。他不再使用“代理人战争”这种含糊说法,而是明确指出:北约和欧盟不仅借乌克兰之手与俄罗斯交战,还直接参与其中。这番话相当于揭穿了西方三年来刻意回避的事实。
更具冲击力的是,拉夫罗夫还把话题引到中东:“以色列的任何一个邻国都不可能感到安全。”言下之意是,西方正在欧亚两端同时制造动荡,企图牵动全球南方国家的敏感神经。
展开剩余66%为了应对来自西方的军事压力,普京在9月29日签署了最新的征兵令,要求征召13.5万名18至30岁的青年入伍,比今年春季的征兵规模增加了近两成。几乎同时,俄军对乌克兰发起大规模空袭,用实际行动回应局势紧张。
而美国方面,副总统万斯则轻描淡写地证实,美国正在考虑乌克兰提出的获取“战斧”导弹的请求,并强调由欧洲出钱。这种“美国点头、欧洲买单、乌克兰使用”的模式,无疑让俄罗斯的安全形势更加紧迫。要知道,“战斧”巡航导弹射程可达2500公里,从第聂伯河发射就能打击莫斯科的战略目标,甚至延伸到乌拉尔山脉深处的核设施。
其实,拉夫罗夫并非全然排斥外交。他在24日曾与美国国务卿鲁比奥闭门会谈,双方重申要寻求乌克兰危机的和平解决。然而,这场仅持续一小时的会晤,在“战斧”导弹的威胁下显得苍白无力。更具讽刺意味的是,会谈当天欧盟却宣布启动“无人机墙”计划,要在乌克兰和俄罗斯边界构建一条具备侦察、追踪、拦截功能的电子屏障。俄罗斯专家批评说,这是北约军事基础设施前所未有地逼近俄边境。
面对多方压力,俄罗斯选择了多线反制。在西线,加里宁格勒部署了“匕首”高超音速导弹和“伊斯坎德尔”弹道导弹;在东线,俄经济发展部长列舍特尼科夫与中方主持召开经贸合作会议,直言“任何第三国都不能阻碍俄中贸易”。这句话显然是说给欧美听的——当西方试图用制裁压迫俄罗斯经济时,中俄合作成为普京最坚固的后盾。
而美国政坛则继续保持“战略模糊”。特朗普团队一方面借万斯之口释放“战斧”信号,另一方面又让鲁比奥维持外交对话;他们口中既称俄罗斯是“纸老虎”,又暗示乌克兰能收回全部领土。这种矛盾的表态,让克里姆林宫不得不为最坏局面做准备。
发布于:天津市